年代:春秋战国时期
尺寸:长11厘米*宽5.5厘米*厚0.5厘米
类别:宝玉石类
重量:41.5克
根据出土的文物艺术品来看,中国古代曾经广泛分布着犀牛种群。西周时期的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山东寿张梁山出土的小臣艅犀尊,这些文物艺术品虽进行了艺术化加工,但犀牛的特点依然明晰可辨,形象生动,说明犀牛在当时并非是单纯想象中的动物。
△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小臣艅犀尊 山东寿张梁山出土
由于犀牛形貌特殊,生有独角,皮厚粗糙,攻击力强,甚至狮虎也不敢轻易与之为敌,故以犀牛为主题的艺术品往往有一种勇猛无匹的气势。
本品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犀牛璜佩。玉璜呈虹形,腰部鞍形下沉,精妙表现出犀牛体态。通体黄底褐色沁,沁色过渡自然而不突兀,雕刻手法带有战国时期玉器简洁有力、潇洒自如的张力,正符合犀牛一往无前的磅礴气概。
由于气候变迁与人为干扰等多重原因,犀牛的数量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急剧下降,故以单独的犀牛为主题的文物艺术品便弥足珍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