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遭遇头皮瘙痒无比,一抓就掉下一片片“雪花”?或者发现发丝莫名断裂,头皮上鼓起红肿脓包?这些都是头癣发出的警告!虽然头癣不致命,却有着强烈的传染性和反复发作的特点,犹如“头皮牛皮糖”般难以摆脱。今天就让我们深入了解四种类型的头癣,早发现、早治疗,拒绝成为“行走的蒲公英”。
一、头癣的罪魁祸首:皮肤癣菌 头癣由皮肤癣菌(这类真菌专门以角质蛋白为食)侵袭头皮和毛发,造成多种问题,包括脱发、头屑、炎症等。依感染的真菌种类及症状,我们将头癣划分为四大类:
二、四类头癣的“作案特征”
白癣:儿童头皮的“白色陷阱”
致病菌: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常来自家养或流浪的猫狗。
症状:头皮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白色鳞屑斑,边缘明显;病发根部有灰白色菌鞘,轻轻拔起时会断(断发长度约2-4mm);虽瘙痒轻微,但极易传播,儿童尤为常见。
黑点癣:发间的“芝麻粒”
致病菌: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主要通过梳子、帽子传播。
症状:头发在出皮肤时断裂,残留的发根在毛囊口处形成黑点;头皮轻度脱屑,炎症反应不明显;常被误认为头皮上的痣,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瘢痕性脱发。
黄癣:头皮上的“鸡粪痂”
致病菌:许兰毛癣菌,现已经不常见,通常因环境卫生差而引发。
症状:头皮上形成特征性的硫黄色痂皮,散发鼠尿臭味;痂皮脱落后会留下一片萎缩性瘢痕,导致永久性秃发;可能伴随颈部淋巴结肿大。
脓癣:最凶险的“头皮火山”
致病菌:亲动物性真菌,如犬小孢子菌,多通过接触患病宠物感染。
症状:头皮隆起暗红色脓肿,轻压会有脓液渗出;伴随剧烈疼痛和发热,严重时会导致瘢痕性脱发;易被误诊为细菌性毛囊炎,延误治疗可加重感染。
三、头癣偏爱这三类人群
密切接触感染者:共用梳子、枕头,或与患病宠物亲密接触。
头皮环境不平衡者:如头皮潮湿(长期佩戴帽子)、有微小伤口(如染发导致的损害)。
免疫力低下者:儿童、老人、糖尿病患者或长期服用激素者。
四、预防头癣的三大法则
切断传播链:尽量远离流浪猫狗,家养宠物定期驱虫;不共用梳子、毛巾和枕头。
确保头皮干爽:出汗后记得及时洗头,用冷风吹干发根;避免潮湿的帽子和长时间包头巾。
及时处理伤口:若头皮划伤,用碘伏消毒,避免两天内接触可疑污染源。
五、治疗建议
头癣需进行口服抗真菌药物加外用洗剂(如酮康唑)联合治疗,疗程至少应为6-8周。切勿通过自制偏方如生姜擦头皮、醋洗头等措施,可能导致真菌进一步扩散!若发现头皮异常、脱屑、断发或脓肿,请及时就医皮肤科进行真菌镜检以迅速确诊。确诊后,可尝试专业养发馆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
别忘了:头癣绝不仅是“小问题”,放任不管可让你的头皮沦为“不毛之地”。科学合理应对,才能让每根发丝“安居乐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