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桡动脉检测血压?这还是第一次见到!

选择桡动脉检测血压?这还是第一次见到!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作者:马红云 /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ICU(转载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癌症伴多发转移时可能出现病理性骨折,全身肿胀,长期化疗病人往往会选择进行PICC 置管, 患者病情危重时,需要及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动脉血压为基本生命体征之一,是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血压测量准确性直接影响对病人的诊断。PICC 置管后为防止损伤导管及导管堵塞,应禁止在置管上臂测血压,双下肢水肿会使代谢变差,产生蜂窝组织和赘肉,会导致血压测量不准确。

护士如何选择合适的部位测量血压,及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使医护人员随时进行监测做出正确诊断与治疗呢?

2019 年3月我科收治1 例右上肢骨折伴左上臂留置PICC ,同时双下肢水肿的食管癌并多发转移的病人,血压监测选择前臂测量。

病案观察记录

患者进食梗阻感3年余,曾多次行放疗、化疗等治疗,3小时余前,患者出现大汗,意识不清,面色苍白,触摸桡动脉搏动消失,立即予胸外心脏按压,约3-4分钟后,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及颈动脉搏动。于2019年3月10日21:24因食管癌伴多发转移、心脏骤停缺血缺氧性脑病入重症医学科。

患者左上臂留置一PICC导管,为防止损伤PICC导管及导管堵塞, 应禁止在置管上臂测血压;右上肢又存在病理性骨折,为预防患侧上肢肿胀、疼痛, 故不宜在患侧上肢测血压;又因病人双下肢严重水肿,无法选择双下肢测血压;家属又拒绝有创动脉压监测,所以护士选择了前臂血压的测量。

前臂血压测量,解决了该病人血压测量的部位问题,病人的生命体征得到及时观察,使医护人员及时做出监测和判断,给予了正确有效的医疗护理措施,该病人生命体征平稳。

病案总结分析

1.与医师沟通,必须予病人24 h 心电监护,故选择左前臂测血压。

患者前臂围28-32cm,符合成人袖带测量范围(成人:25~34 cm;儿童:10~20cm)。测量时病人露出左前臂,手心向上,心电监护仪测血压的袖带所放置的位置以桡骨茎突上缘为上界,袖带中部对准桡动脉,袖带的松紧以刚好插入一指为宜,以此测得病人前臂的血压值。

2.查阅文献得出:

(1)上臂与前臂均有动脉血流通过, 上臂血流灌注的波动主要来自肱动脉,而前臂则来自桡动脉、尺动脉。动脉血流的波动产生振荡并传导到袖套, 故无论上臂或前臂均可通过振荡法测量无创血压。故前臂监测血压是可取的。

(2)桡动脉血压测量的可行性:肱动脉和桡动脉同为中动脉,从生理上讲都是血液分配类血管图,生理功能相同,解剖学方面相似,因此,在同一个体、心输出量和阻力稳定情况下,一定时期内的动脉血压是相对稳定的。采用桡动脉血压测量代替肱动脉血压测量,既方便了患者,又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测量误差,为正确的临床诊断、治疗和观察都提供了较为客观和公正的依据。

(3)测定同侧肱动脉及桡动脉压,两者的血压值无明显差异。

经验分享

1.血压在患者的诊断、治疗中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血压测量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到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判断和处理,危重病人则更是如此。

2.常规血压测量

间接测量:

(1)测量标准:上肢肱动脉血压测量值被临床普遍视为标准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判断、高血压的诊断、血管活性药物疗效的评价等均是以上肢肱动脉血压值为标准来进行衡量的。

(2)测量方法:将袖带平整无折叠缠于上臂中部,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袖带中部对准肱动脉。

直接测量:

将溶有抗凝剂的长导管经皮插入动脉内,导管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显示实时的血压数据,可连续监测动脉血压的动态变化。

3. 上臂不能测量且家属及患者拒绝有创动脉压监测的患者,血压测量选择前臂血压。

(1)方法如下:将袖带平整无折叠缠于前臂,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袖带中部对准桡动脉,袖带下缘位于桡骨茎突上缘。

(2)袖带选择:成人袖带和儿童袖带测量范围(成人:25~34 cm;儿童:10~20cm)

① 成人袖带可测量前臂桡动脉压时,同侧肱动脉及桡动脉压,两者的血压值无明显差异。

②成人袖带如不适合测量前臂桡动脉压,且前臂近端比远端较粗,宽袖带无法平整缠绕,故以儿童袖带测量前臂桡动脉血压。桡动脉无创血压值的变化可以较好的推测肱动脉无创血压值的变化,成人袖带所测上臂肱动脉血压明显低于儿童袖带所测前臂桡动脉血压,肱、桡SBP、DBP和MBP之间的差值为13~18 mm Hg。

(3)适宜人群:双上肢存在外伤、感染、动脉闭塞、手术、留置导管、动静脉瘘、臂围过大等其中一项或两项者,不能选择常规的上臂,或下肢亦不能进行该操作,故选择前臂进行血压的监测。

林真珠

主任护师,新生儿专科护士。深圳市护理学会护理儿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珠三角新生儿论坛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学分会护理学组委员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审稿专家。

专家点评

传统的无创血压测量肱动脉或腘动脉血压,测量部位为上臂或大腿,但患者情况千变万化,该案例中患者因PICC置管、上肢骨折、双下肢严重水肿等原因无法经传统测量部位进行血压测量,只能选择经前臂测量桡动脉血压,作者能够充分评估患者的情况、勤于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值得称赞。

目前有关经前臂测量血压的研究较少,有些文献报道前臂血压测量值高于上臂,有些文献报道前臂血压测量值低于上臂,但总体上差值在10mmHg以内,对于一些特殊的患者,经前臂测量桡动脉血压是不错的选择。测量时注意根据前臂围的大小选择袖套,记录时注明测量部位。

[1]许其珍,潘玉芹,王秋萍,章新琼.前臂血压监测在1例晚期乳腺癌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7,15(5):634-635.

[2] 刘小芬,蔡贺.健康人群肱动脉与桡动脉血压值比较[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5):482.

[3] 李文媛 汪小海 郑曼 陆利冲 李浩.患者右侧桡动脉与肱动脉无创血压值的关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12):1367-1370.

[4]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55-258.

相关推荐

几个在线画图的工具,以备偷懒之需
365bet是什么公司

几个在线画图的工具,以备偷懒之需

⌛ 07-19 👁️ 9236